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4年部门预算:严把支出关口 强化绩效管理

编辑:小编 日期:2024-08-31 05:16 / 人气:

  

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4年部门预算:严把支出关口 强化绩效管理

  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,财政部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,指导督促中央部门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,严格绩效目标审核■★■★,做好绩效目标公开。

 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◆★★◆,近年来■◆◆■,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■◆■■★■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持续推动我国预算公开取得新进展。一方面◆★■,不断加强顶层设计,完善预算公开制度框架◆■★◆。另一方面★■,持续加大工作力度◆■◆,有序推进预算公开工作■■。通过细化要求、完善机制、加强考核等◆■,组织做好中央预算公开◆■■■■◆,同时积极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预算公开。“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也基本实现‘应公开尽公开’。◆■★★◆■”该负责人介绍■◆★★★◆,地方各级政府2023年预算和2022年决算公开率均为100%■◆★◆◆★,省★■◆★◆、市■★■★、县级部门2023年预算和2022年决算公开率均达到99%以上。

  比如,生态环境部此次公开了信息化运行维护、国际组织捐款、实验室专项经费等14个项目的2024年绩效目标表。怎样体现求“绩”问★■◆“效◆◆”?拿实验室专项经费这一项来说,绩效目标表列明了该项目年度总体目标★◆◆■■■、绩效指标,年度总体目标为文字描述◆★★■◆★,绩效指标则具体量化为产出指标★◆■■、效益指标★★◆■;产出指标的细分项数量指标要求“发表文章、专利★◆、专著≥55个”“申请科研项目1个■■■”等,细分项质量指标要求“成果验收合格率≥90%”。

  ◆■“下一步,财政部将继续扎实做好绩效目标管理工作,夯实部门和单位主体责任■◆★■◆◆,强化绩效目标审核★◆■★,促进绩效目标质量进一步提升。”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。(记者 曲哲涵)

  花钱必问效。近年,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,财政部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,指导督促中央部门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,严格绩效目标审核◆◆◆■,做好绩效目标公开。2024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,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★◆◆◆■★、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%的比例向社会公开。

  预算公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、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。今年◆◆■■★,中央各部门均公开了部门收支总表、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等9张报表,全面、真实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。各部门预算安排,体现“习惯过紧日子”作为预算管理的指导方针★■■◆。

  ★■“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从制度角度确保腾出资金用于民生,推动整体预算改革向纵深挺进。”白景明表示,实践充分证明,预算绩效管理有效督促了中央部门用准、用好财政资金,也使公众能更好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,推动治理效能提升◆★。

  预算公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、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,是强化预算管理★◆◆、优化资源配置、硬化预算约束、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举措,是保障公众知情权◆★★、强化外部监督的机制性安排,对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今年,中央各部门均公开了部门收支总表、部门收入总表、部门支出总表、财政拨款收支总表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■★、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★★★、财政拨款预算■★“三公”经费支出表等9张报表。此外,各部门还对预算收支增减变化、机关运行经费安排、“三公★★◆◆■”经费、政府采购等情况予以说明,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。

  “当前■◆◆★★,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,落实过紧日子要求■◆、加强◆■◆◆★■‘三公’经费管理可以降低政府部门运转成本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,是积极的财政政策■★■◆◆◆‘提质增效’的应有之义。■★★■”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表示■◆◆★★◆,加强“三公”经费管理能够把倡廉关口前移,同时提高公共产品投入产出率,回应社会公众关切,增强政府公信力。

  “实事求是保障合理需求,但也要防止大手大脚。同时,要积极盘活存量资产■■■★◆★,防止资产闲置浪费。”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已按季评估中央部门过紧日子情况,并将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。

  为使公众找得到◆★■★■、看得懂、能监督,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■★,继续在财政部网站设立的“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”集中展示,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★◆◆■。

  根据要求,项目绩效目标必须涵盖政策与支出的主体内容,体现项目主要产出和核心效果★■。同时将绩效目标审核嵌入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流程,在审核绩效目标形式完整性的同时◆■◆◆,强化对内容相关性■■★★★◆、适当性、可行性的审核◆■。

  “习惯过紧日子”作为预算管理的指导方针,体现在了今年的中央部门预算安排中★◆■■。

  3月26日,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4年部门预算。今年的预算公开有哪些特点?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■◆■◆★◆。

  集中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,做到“大钱大方,小钱小气”◆◆。2024年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8.6%★■★,扣除重点保障支出后仅增长0.3%,其中重点保障国防武警支出◆★◆、科技教育支出◆★★、中央储备支出◆★◆、国债发行付息支出等支出项目。同时严控一般性支出,尽可能压缩中央部门支出★■,大力推动各部门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将资金用在刀刃上。

  做好部门履职经费保障,坚持有压有保,提高预算精准性。比如◆■★★■★,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行政运行经费2024年预算数比2023年执行数减少674.96万元,压减4.8%◆◆◆;财政部行政运行经费2024年预算数比2023年执行数减少1821.28万元◆★■★,压减3.94%。

  强化预算约束防止铺张浪费。推动中央部门精简不必要的节庆★◆、论坛和展会,更加节约高效地举办会议、开展培训和调研。严格执行会议差旅等费用开支标准★★,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■◆■★◆。比如◆◆,审计署进修及培训支出2024年预算数比2023年执行数减少22万元■◆■,压减1◆★★■★.2%★■◆■◆。

  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提出,“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■◆★★★,严控一般性支出,可以省的钱一定要省,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乱花◆★,坚决防止大手大脚花钱、铺张浪费■◆■★■■。”

  “对于中央单位人员工资等支出■★◆★■,按照定员定额管理的要求,严格按照工资政策和人数安排◆★■■;对于必需的水电、物业、采暖等费用◆◆■◆★■,制定完善公用经费实物定额标准■◆◆■★★,确保相关支出处于合理区间。◆★★★■■”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。


现在致电 13988889999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Top 回顶部